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其主线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从短期到中长期的衔接来考虑,这种发展方式转变还是先要回到当前政策框架的讨论,以下是浅谈十二五期间财政政策取向。
目前这个政策框架已经从前两年宏观政策的“双松”转为“一松一紧”,货币政策已明确地回归稳健。这一段时间可能大家都很注意,货币政策频频采取具体动作,在几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外还有几次加息,已进入加息通道是非常明显的。按照我们过去的调控经验,进入经济的相对高涨期之后,延续的时间至少是三到五年,所以做一个粗略的前瞻,我们这次的加息通道可能运行三到五年的时间,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入另外一个相对低迷期。
当然这只是在排除了重大不确定因素之后才这么说。这种不确定因素我们始终要提防。所谓世界经济还会第二次探底,最近的风声越来越淡化,对于二次探底的忧虑现在已经没有人提起,从概率上来说这种可能性不敢说绝对没有,但应该说在一般的判断中是越来越低了。一个是欧洲方面虽然还不断有紧张的消息传出来,但是毕竟在危机以后,欧盟框架下的救助模式已经相对清晰,德国和法国虽然碰到种种问题,但是似乎没有特别严重的问题,如果在欧洲方面有些什么必须由这两个比较强的经济体出手去救的话,他们磋商和犹豫的时间不会像面临希腊问题那么长了,所以总体对于欧元区而言,保持现在欧洲货币同盟继续运行,共同探索进一步渡过经济复苏阶段,这方面的概率是在上升的。
美国方面两次量化宽松之后,尚没有出现像有些经济学家比如说林毅夫教授所担忧的造成整个经济通胀后再伴随滞胀带来二次探底的情况,现在这方面的苗头不明显。对美国经济今年一般的预计是相对乐观,对于美元走势认为年内还会走强,而不是有些人预计那样美元在今年继续走低。
中国如果说外部不出现特别重大的意外事件,我们自己运行的不确定性是在减少的。我们也已经有宏观调控方面比较多的经验积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框架,从小平同志南巡开始,宏观调控越来越有把握地,不会出现指导思想重大失误。我们的调控更多的是顺应经济运行的自然节律约束,有相对高涨,有相对低迷的交替。
相关推荐:
下一篇:浅谈民间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